第六百零四章 命中注定的相遇(2/3)
明悟。
哦,想起来了,这事儿他倒是隐隐听说过。
青海湖作为国内最大的咸水湖,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因此当时那个年代在青海湖打渔的可不止221基地一家单位。
当时西海省渔业公司、西海省石油局、金城科学院等等,大概有好几十个单位都在那时组织了打渔队,在青海湖里打鱼进行自我供给。
那时候221基地的渔业队都在夜间捕鱼,同时由于保密需要,被人问及单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很简单的说是或者之类的口径。
如果别人再问机械厂是哪个厂,渔业队的说法就会更模湖了。
于是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加上夜间捕鱼的行径,就被当时很有警惕性的群众给举报了,连人带船都在某个夜里被逮住了.....
最后还是当时西海省的领导层出面进行了协调,221基地才在倒淌河码头....也就是后世的151景区地有了个船坞。
而有了船坞,渔业队的设备升级自然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等到各种复杂的调度组装完毕,渔业队总算是升级成了徐云目前所见的情况,有了车有了船,可以光明正大的用车队去捞鱼了。
倒淌河码头离221厂的距离只有四十多公里,徐云一路上和赵平边说边聊,乔彩虹偶尔也会插两句话,过的倒也不算特别枯燥无味。
一个多小时后。
刺啦——
吉普车的车身微微一顿,在一处码头边稳稳当当的停了下来。
车队中的运输车开始卸下渔网等工具,徐云则在几位青工的协助下顺利的下了车。
结果刚一出车门,徐云的面前便飘来了一股带着鱼腥的咸湿气息,以及一副热闹的景象:
这是一处视野极其开阔的码头,靠近陆地的一侧是一排排木制房屋,漆着澹黄色的油漆,深色的木头门窗静静地敞开着,风吹进去就会发出咯咯的声响。
木屋前的空地上堆放着一堆各种进行风干的鱼获,以及一些天气好拿出来晒的被褥和粮食,几个簸箕里徐云还见到了花椒和长100多米,网宽200米,网下到湖里后,两只船平行拉,一网打捞上来的鱼获大概能有个6000斤左右。”
“一次拉网大概要四五个小时,所以每次我们出船往返都要三到四天,期间没有通讯设备与岸上联络,过程还是挺不容易的。”
徐云这才心下了然。
上辈子他买鱼...咳咳,钓鱼的经验虽然丰富,但鱼竿能钓上来的鱼数量还是有限的。
因此他虽然在原子城参观的时候听说过渔业队一次能捕捞好几万斤鱼的事儿,但对于鱼舱和渔船的规模却很难有个准确的认知。
后世他见到的渔船基本上都是七捕鱼,一般情况下是一艘船原地待命,另一艘船沿竖直方向拉网,二者形成一个的形状。”
“等抵达合适的方位后就会静待入夜,然后整个开始向左或者向右平移拖行。”
“所以你和韩顾问就先待在待命的那艘船上,按时间看大概能钓个五六小时的鱼,待命的那艘船离岸边很近,等时间到了我就让小高他们开小船来接你们回去,你看如何?”
老郭闻言沉吟片刻,转头看了眼徐云的轮椅:
“我倒是没问题,但是田处长,小韩的身体情况可以负担的了在两艘船之间的移动吗?”
老郭原先的想法只是想着带徐云在码头边上钓个鱼,这种方法方便确实是方便,但近岸想要钓到鱼还是比较困难的。
如果能跟着船到达湖内,即便位置离岸边只有几百米,其中的鱼类资源也仍旧要高出许多。
但是这样一来,徐云的身体情况就必须要先考虑在内。
两条船之间的移动对于正常人来说可能都有点难度,遑论徐云这么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了。
如果徐云因着这个原因出事,那么钓上多少鱼都是不划算的。
然而面对老郭的顾虑,田志欣却很霸气的一挥手:
“这事儿简单,郭工,坐着轮椅的人确实很难在两艘船之间往返,但换个东西不就成了么?”
“我们这次带的工具里头有好几副担架,到时候让韩顾问先躺在担架上,然后再找几个人合力把他抬到小船上不就行了?”
“如果韩顾问担心仰面的姿势太阳太大,我们还可以给他盖个白布,唱片机里还能放个大悲咒祈祈福啥的.......”
徐云:
“.......?”
不是,为啥感觉这描述怪怪的......
不过老郭沉默片刻,还是同意了田志欣的想法:
“好主意,但韩立同志在欧洲待得比较多,大悲咒恐怕有些抵触,我感觉还是换成贝多芬的第二乐章吧,唱片我刚好带在身上呢。”
徐云继续:
“?!”
随后老郭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又对田志欣说道:
“田主任,按你这说法,你不和我们一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圣魔皇
快穿宿主很傲娇
火影之梦想异世
万古第一神
闲人日常指南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盛世闪婚:总裁有点贪
徒儿不要,师尊我比你大很多
军嫂守则
梁若馨傅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