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贾珩:还是若清知冷知热……(3/4)



之后,贾珩在康鸿、贾芳的陪同下,视察着海州卫城的防务。

另一边儿,距海州卫城仅仅五里的军帐中——

阿济格正在与前来率兵驰援的硕塞,两人围着一张桌子开始叙话。

硕塞道:十三叔,摄政王那边儿已经与准噶尔,和硕特约好,就在这两个月,汉人西北与藏地必定大乱,汉廷自顾不暇,只能先平叛两地,我大清集中兵力,先将汉廷在此地的兵马赶下海。

阿济格道:几路兵马夹攻,汉廷自己就会分心。

王爷,斥候说,汉廷的卫国公已经到了海州卫城。这时,一个马弁拱手道。

两人神色就是一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目中看到凝重

之色。

阿济格眉头紧锁,低声道:贾珩小儿到海州了,莫非是有什么阴谋?

这就是贾珩的名头。

贾珩小儿这次带了多少兵马?

并未见带多少兵马,只有数百扈从。那马弁开口说道。

阿济格暗暗松了一口气。

硕塞想了想,说道:或许汉廷并不想自盖州、海州两地出兵,只是以江南水师拖住我们。

阿济格目光咄咄,冷声道:用兵之道,虚虚实实,纵然汉廷真有牵制之意,一旦这里兵马留存不够,汉廷的水师定然打到盛京城下。

硕塞低声说道:话是如此说,但如果汉军出塞,我军兵力仍是不足。

阿济格想了想,说道:那时再分行分兵不迟。

硕塞面色默然,心头渐渐蒙上一层阴霾。

如今,大清危急存亡之秋,也只能见招拆招了。

……

……

时光匆匆,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知不觉就是十来天过去——

贾珩没有在辽东的盖州卫与海州卫两座城池多做盘桓,勉励了一众将校,而后,乘着楼船,浩浩荡荡地向着神京城鼓帆驶去。

一艘艘杉木舟船鼓起风帆,乘风破浪,终于在崇平十九年的三月初,抵达天津卫。

这座天津卫城自从贾珩驻节在此以后,渐渐成为大汉征讨朝鲜方面的军需仓库,不少军需粮秣、被服、皮甲就近在此采购,为此吸引了各地的商贾,聚集此地。

这就是战争带给城池的繁荣效应。

此刻,楚王陈钦就在城中主持运输军需粮秣等事,闻听贾珩将要泛舟而来,就带领着一众扈从,来到港口迎接贾珩。

王爷,卫国公船只。王府长史廖贤,指着远处海面上的一艘悬挂着贾字的巨大船只,对着楚王陈钦说道。

楚王陈钦那张俊朗、白皙的面容上,似也带着丝丝缕缕的欣喜之色,高声道:是子钰的船只。

而楼船之上,贾珩此刻就立身在甲板上,手中拿起一根单筒望远镜,通过镜片,同样倒映着楚王陈钦的身影。

一艘船只缓缓抵近海岸,贾珩在锦衣府卫的簇拥下,下得船只,站在陆地的岸上。

楚王陈钦快行几步,笑了笑,说道:子钰,许久不见。

贾珩看向楚王陈钦,朗声道:劳动楚王殿下出城相迎,实是过意不去。

楚王陈钦面上不以为意,笑了笑,说道:子钰在外间出生入死,小王只是出城而迎,何谈劳苦?

众人寒暄着,贾珩在锦衣府卫的扈从下,浩浩荡荡地前往天津卫城。

见贾珩脸上略有几许诧异之色,楚王脸上带着繁盛笑意,解释说道:最近天津卫城来了不少商贾,这座小城,最近热闹了许多。

贾珩说道:如能形成一方商贾齐聚的港口之城,也能带动周方百姓,以之营殖产业。

随着航海时代的到来,沿海的城池才会成为经济的发动机。

楚王笑了笑,温声道:子钰所言甚是。

贾珩道:王爷,此地非说话之所,还是进城吧。

众人说话之间,三五簇拥着,进入天津卫城衙门。

此刻,天津卫城中,一众知晓贾珩从朝鲜返回的士绅和百姓,都伫立在街道两侧,垫着脚,看向那从城门楼的一辆高头骏马,打算一睹贾珩的真颜。

可以说,贾珩就是如今大汉的顶流,在整个大汉都享受较高的瞩目。

天津卫衙门——

贾珩说话之间,举步进入卫衙官署,在条案

后的太师椅上落座下来。

看向一众将校,沉声说道:如今,朝廷水师已经在辽东的盖州卫、海州卫两座城池,站稳了脚跟,但能否持续成为两根钉子,牢牢钉住女真***,还要看后勤方面供应是否及时,而在座的各位虽然位于后方,但重要性同样不可或缺。

下方的一众将校,闻听此言,脸上多是见着欣然之色。

勉励几句,贾珩也没有多说。

楚王陈钦道:子钰远道归国,风尘仆仆,本王准备了接风洗尘的宴,子钰等下一起用些。

贾珩然后落座下来,随着楚王陈钦一起用着饭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美女的超强近卫赵东 盗墓之八龙葬图 天才神医妃 带着淘宝混古代 农门娇娘有空间 无上神帝(神道仙尊) 奶爸:开局女儿提要求,我全答应 狂刀尸帝 替身太甜,总裁在线求复婚 我的美女秘书